制度理论的核心概念在于:组织结构和流程倾向于获得意义、实现自身稳定,而不是以预期的效果和效率为基础,如组织的使命和目标。(Lincoln,1995)
制度理论假定制度是环境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制度会对组织施加强制性、模拟性和规范性三种类型的同构压力(DiMaggio &Powell,1983)。强制性同构指的是来自拥有组织所依赖资源的实体的压力。模拟性同构指的是当组织不确定要做什么时对其他成功组织的模仿或复制。规范性同构指的是遵循由教育与培训方法、专业网络、企业间的员工移动所确立的专业标准和实践。
制度理论认为制度化活动因对个体、组织以及组织间三个层面产生影响而发生(Oliver,1997)。在个体层面,管理者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遵循着规范、习惯、习俗和传统。在组织层面,共享的政治、社会、文化和信仰体系都支持着制度化活动的传统。在组织间层面,来自政府、行业联盟以及社会期望的压力明确了什么是为社会所接受和期望的组织行为,这使得组织会看起来和行动起来都一样。
制度理论考察了组织为何以及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看起来和行动起来都一样。关于组织间的相似性,一个解释是某些组织结构和方法如此司空见惯,没有人去挑战它们。也没有人去询问他们是否应该停止。每个人只会认为这是做生意的唯一且理所当然的方式。如果管理者想要做出有意义的改变,带领团队、部门或者公司前往截然不同的新方向,那么仅仅是跟从将不会是一个成功的战略。如果管理者想成为一名“制度创业家”,那么将不得不承担一定风险,去尝试那些未被所在领域检验或未被其他管理者或公司确立合法性的新方法。当需要做出前往别的管理者未曾到达之处的决定而非延续已被证实成功的方法时,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个人风险承受能力。
对于制度理论的未来研究,Suddaby(2010)提出了以下四个具有研究前景的领域:类别、语言、工作和美学。Heugens和Lander(2009)研究了制度理论学家的三个仍在进行的争论。第一个是结构或代理的优越性之争,主要是检验组织结构和流程的涌现究竟是因为宏观层面的社会驱动力还是因为组织塑造自身的行动。第二个是关于顺从或一致性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持续争论。第三个是检验组织域内的多样性如何影响组织的结构和实践趋同程度、趋同速率。
Copyright C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诸城市卓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33192号-1 网安备案号:37078202000335
客户热线:0536-6121677 商务合作:0536-6125677 地址:诸城市超然首新空间国家级高新科技园 EMAIL:zxwlw@lcrcvip.com
ICP经营许可证:鲁B2-20211038 人力资源证: SHSWRL37078220210009
网站温馨提示:在求职招聘过程中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欢迎监督,并及时向网站客服举报违法违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