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是企业所选择建立竞争优势及致胜的行为和手段。“策略三构面”是指“范畴、资源、网络”三大部分,即“营运范畴的界定与调整”“核心资源的创造与累积”以及“事业网络的建构与强化”三部分。
“营运范畴”是指企业对产品市场、活动组合、地理构形及业务规模的选择。这些决定界定了谁是企业的客户及企业对客户提供什么产品及服务,也间接决定了谁是竞争对手,从这角度看,“营运范畴”界定一个企业与外间的关系。
“核心资源”是企业的营运资本,它包括资产与能力两大项,前者是指在特定时点可清点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后者则是指有助于企业基本运作的组织能力(如业务运作程序、技术创新与商品化、组织文化、组织记忆与学习等等)和个人能力(如专业技术、管理能力、人际关系网络等等)。没有资源不能提供产品及服务,没有恰当的营运范畴,资源也不能实现它的价值。资源是能否在某营运范畴中建立竞争优势的根本,但资源的累积也有赖于投资及从事活动中所能吸取的经验,因此从长远角度看,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
“事业网络”是指企业必须和周边环境中的事业伙伴建构起适当的关系。它包括与体系成员间的关系、各成员间的网络关系及在网络中的位置。一般来说,没有企业能拥有所有为提供其营运范畴内的产品及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有不同 的资源供应者才能实现其营运范畴的承诺。这些伙伴及与它们的关系便是事业网络。
“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相比同行其它企业所独有的经营优势,它是保证该企业比其它企业更能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从客户的角度来看,“竞争优势”是令他们选择购买某竞争者而不购买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的原因。竞争优势包括成本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政策优势、管理优势及文化情感优势等。
“策略三构面”与“竞争优势”两者之间有许多地方相互关联,当策略三构面中各项具体内容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时,就会形成该公司的竞争优势;同时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也会促进策略三构面中相关内容向这利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好的管理优势也会在企业中沉淀为好的组织资源;好的服务优势、好的文化情感优势也会在企业中沉淀为商誉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扩大企业的地理构型及业务规模。在此要说明的是策略三构面间也存在着相互关联与互动,范畴与资源的互动,资源与网络的互动,范畴与网络的互动。
END